7月20日,據(jù)美媒報道,英國國家統(tǒng)計局發(fā)布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(shù),同比上漲9.4%,為198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,甚至高于此前經(jīng)濟學家預測的9.3%的水平。
英國國家統(tǒng)計局指出,上月汽油價格同比上漲42%,食品價格上漲近10%,這兩項支出極大推高了通脹率。
而能源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工廠的成本同比上漲24.0%,是198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漲幅,而商品出廠價也因之上漲16.5%,也是40多年來的最高點。
盡管剔除了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脹率較5月有小幅回落,但是依舊無法消除人們對于英國經(jīng)濟“高燒不退”的憂慮。市場認為英國央行下月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為100%。
曠日持久的高通脹引發(fā)了多場罷工,而這又反過來打擊了英國經(jīng)濟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通脹,已經(jīng)成為當下英國經(jīng)濟最重要、也是關注度最高的議題。約兩周前,高通脹已經(jīng)“擊倒”了前首相鮑里斯·約翰遜。
作為呼聲最高的候選人,前財長RishiSunak近日對媒體表示,如果他成功勝選,將收緊對于陸上風電場建造的補貼禁令。
2016年,英國正式撤銷對于陸上風電場的補貼計劃,理由是陸上風電場的建設破壞環(huán)境、產(chǎn)生噪音。這使英國在2016年后的5年里,新增的陸上風電渦輪機建設申請,僅有前一個5年的1.53%。
今年3月,由于俄烏沖突引發(fā)的能源危機,鮑里斯·約翰遜政府重新對陸上風力發(fā)電場提供補貼,涉及的新建項目約有153個。
相比于昂貴的海上風電場,陸上風電場的成本僅為每千瓦時7到9便士,而且陸上風電場的建造周期更短,建造成本和維護成本也更低,對于英國的能源領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替代選項。
如今英國處于歷史性高通脹和歷史性高溫的“水深火熱”處境之中,“多快好省”地增加能源供應才是最務實的選擇,而Sunak的這一言論卻與之背道而馳,令人費解,合理的解釋或是他希望爭取某些特定選民群體的支持,而不惜耗費更多的公共資金和時間去建設昂貴的海上風電場。
文|魏來題|黃梓昕審|黃梓昕
舉報/反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