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在當兵之前,戶口類型分為農村和非農村2種。當退役離隊后,如果不是轉業(yè)或者擇業(yè),一般都是本著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原則。而且在退役費的結算上,戶口不同,對應的金額也不一樣。實際來看,農村的老兵退役費會更多一些。
為什么標準有區(qū)別呢?我想主要原因是考慮農村條件可能會更難一些,為老兵退役后的生活盡可能的多一些保障。其實農村戶口的老兵,還可以領取4種類型的補貼。
簡單來說,就是等到老兵到了60周歲,是農村戶口,沒有其它相關的撫恤待遇,就可以申請享受這一補助。至于每月到底能領多少,是根據當兵的時間長短來算的。也就是說有固定的標準,而兵齡是“變量”,當兵時間越長,所領到的補貼就會越多。
當前標準是50元/每人/每月/每兵齡,以前都是當3年義務兵的老兵居多,所以我們拿以3年義務兵為例。如果前期條件符合,那么每個月就可以領150元,一年下來能夠領1800元。如果是過去那種“志愿兵”當兵時間更長,如果以當了10年兵來算,那么每個月就可以領500元,一年下來可以領6000元。符合條件的老兵,可以根據自己的兵齡來算結果。
領取困難補貼的老兵我認為總體上可以分3類。一類是當兵期間有過重疾病或者傷殘,退役后自我治療的費用遠遠大于收入的這種類型;二類是當兵時間比較長的老兵,回到社會后就業(yè)有困難或者下崗后,導致生活很困難的,這種也可以申請;三類是指在部隊受過傷,結果退役后又復發(fā)了,治療遇到困難的老兵。
那么該如何申請呢?一般來說,這種情況都是從村或者從街道向上申報,然后會有相關部門派工作人員進行核實、評定、逐級審批。如果因為年齡的原因實在是弄不懂的,我認為可以直接找當地的退役軍人服務部門。需要明確的是,因為地區(qū)不同,當地的生活水平不同,最后所享受的金額也會有區(qū)別。
這里所說的養(yǎng)老金,是指農村戶口的基礎養(yǎng)老補貼,是國家發(fā)放的福利型養(yǎng)老保障。這項費用的領取最簡單,但是也有兩個基本條件,一是從來沒有交納過養(yǎng)老保險,二是年齡夠60周歲。如果符合條件但沒有領取過的老兵,可以到本村或本街道問問情況,在補好手續(xù)后,每個月就可以領錢了。
養(yǎng)老金和生活補貼不同,標準也不高。從近幾年來看,雖然每年都有增長,至去年也只是93元/人/月。這項補貼的最低標準全國統(tǒng)一,如果老兵所在地生活水平高,可能當地也會給予一定的補貼,所以實際數字可能會高于93元。比如北京、上海這樣的大城市,肯定和二三線城市不同。目前來看,上海應該是最高的,每人每月能領到1200元。
這項補貼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,針對的是年齡大的老人,根據年齡段的不同對應領取標準的不同。不僅是退役老兵,其它老人也可以享受。從享受標準上來看,這項補貼一般分三個段,分別是90周歲以下,90至100周歲,100周歲往上。從特點上來看,地區(qū)不同,領取金額也不同。三個年齡段分別對應50元、100元至300元不等。
以上生活、困難、養(yǎng)老、高齡4項補貼,僅是我個人理解前提下的總結。在一些細節(jié)方面,有可能會存在不周或不到之處,在此歡迎補充、探討。感興趣且想要了解的戰(zhàn)友,建議找到原文查閱。
舉報/反饋